一封7岁儿童的去信
充满尊敬与真诚祝愿
一封73岁老人的回信
饱含关爱与殷切期望
近日,肥城市河西小学一年级一班的武思源小朋友收到了一封来自浙江杭州的信,全家都很激动。
这封信,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奶奶寄来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李兰娟奶奶给武思源小朋友的回信
新冠病*肺炎疫情期间,无论是假期中,还是开学后的线上学习,河西小学一年级一班的李晓军老师总会把有关疫情的报道和抗击疫情的故事与小朋友分享。先后组织开展了“童心抗疫”的主题班会、诗朗诵、讲述身边战疫英雄小故事等活动,让一个个战疫英雄的形象深入人心。73岁高龄的女院士李兰娟奶奶,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是老师孩子家长心中的巾帼英雄。
感动之余,武思源同学和妈妈就想着给李兰娟奶奶写封信,表达对李兰娟奶奶的敬仰之情。“我手写我心”,作为一名普通的一年级小学生,会写的字不多,思源和妈妈就“画”了一封信,询问到李奶奶的邮箱地址,寄了出去。
致敬逆行者,同心战疫情。武思源小朋友的一封信,表达了少年儿童对无数奋战在战役一线医护工作者的敬仰,展示了他们为国家建设力量,做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梦想。李兰娟院士的回信充满真情,谆谆教诲,是对新时代少年的期望。
班主任李晓军老师称赞武思源,是一个活泼可爱、古灵精怪的小女孩儿。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方面,都是一个非常有主见,有想法的“小大人”。在家里,她是爸爸妈妈的“开心果”;在学校里,她又是老师们得力的“小助手”。她积极乐观,在她那里,办法总是比困难多。她爱好广泛,平时喜欢听书、讲故事和朗诵等,而且总喜欢把自己所了解的有趣的事情与大家分享,小小年纪懂得多,人缘也很好,是同学们的好朋友。
李兰娟院士自2月2日凌晨率医疗队抵汉,自武汉解封,一直奋战在武汉。院士团队用人工肝等技术进行积极治疗,有很多病人从危重症向重症转移。将应对其他疫情总结的“四抗二平衡”治疗方案应用于武汉。
图为李兰娟院士脱下口罩后脸上留下的压痕。
图为李兰娟院士在戴护目镜。
图为李兰娟院士在戴手套。
图为李兰娟院士在团队成员防护服上书写“生日快乐”。
图为李兰娟院士(左)在给患者做检查。
图为李兰娟院士在重症ICU病房里。
图为李兰娟院士(左一)走出病房。
脱掉防护装备,李兰娟面部的压痕清晰可见。她说,ICU集中了全院病情最严重的病人,进入“红区”查房、面对面交流是增加他们信心的一种方式。“这也有利于我直接了解他们的情况,更好地与同事们讨论、制定治疗方案。”
2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医院东院重症ICU病房查房,了解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疗情况。图为李兰娟院士走进更衣室前。
其团队成员、树兰(杭州)医院副院长汤灵玲介绍,院士每天行程满档,“早上8点就开始工作,经常是连续几天凌晨2点睡觉”。
图为李兰娟院士(右三)和团队成员在进入病房前加油鼓劲。(以上图片为中新社记者安源摄)
往期精彩回顾
报名通道已开通!“同心战‘疫’;为爱发声”泰安市中小学生公益征文活动正式开启!泰安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统筹推进学校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重要通知!泰安市全体教师、学生和家长请查收!疫情防控|借力大数据图谱防疫,泰安市教育系统启用复学智控平台何时开学?教育部正式回应:要满足这3个条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