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鲁迅《呐喊·序》
浑浑噩噩的社会,人们都在半梦半醒之间,有的人在假装睡着,而有的人却真的睡着了。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鲁迅先生作为少数醒着的人,通过《呐喊》,想要唤醒那些装睡的人,那舍我其谁的豪气不断促进国民的觉醒,誓将东方巨龙从梦中唤醒。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奠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现代文化史上的地位。而《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的一部回忆散文集,记述了他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经历,深情追忆了那些令作者难忘的人和事。读这两本书,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顿足呐喊的鲁迅,一个热爱生活的鲁迅,两部作品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很有必要让学生读一读。
为什么要读鲁迅的作品?钱理群教授曾说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我自己也非常喜欢鲁迅的作品,钱老的言论不敢说百分之百的赞同,但是自觉得读鲁迅的作品确乎有种振聋发聩、明目达聪的通透感。北京大学的孔庆东教授也曾说:鲁迅是可以应付一切作文的,你让学生仔细研究鲁迅的文章就会知道,鲁迅做文章,第一绝不会跑题,第二绝对别开生面,鲁迅的文章篇篇都是高分作文。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精髓所在。
其实,纵观整个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可以说,鲁迅的作品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而且每一篇文章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说是自己喜欢鲁迅的作品也好,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鲁迅的作品也罢……于是,一次有关鲁迅作品的全班同读一本书活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怎样读鲁迅的作品?我们的读书活动,从一张计划表开始,根据自己的情况固定阅读时间,列出计划表;根据书本的目录,把每一篇文章划分到具体的日期,限定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每天读书打卡线上监督;居家学习期间,同学们还自己录制了视频,分享交流。都说鲁迅的作品不好读,在读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们先不要刻意去分析,不要去想这些文字表达了什么段落大意,什么主题思想,只管高声朗读,品读文字,读过两遍、三遍之后,再去思考、交流讨论。
全班同读活动应该怎样做?老师带头读班里每次布置读书活动,都是要求放慢速度至少读两遍,第一遍通读全文,了解大概内容。第二遍细读,边读边做标注。“不动笔墨不读书”,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带头做榜样,和学生同一个进度读书,老师做的读书批注也在班群中和学生分享,目的也是督促大家边读边思考,把自己想到的闪光点及时记录下来。
每天读书分享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好的文章犹如一幅精美的作品,需要实时欣赏,反复揣摩。读懂一篇文章并且能把它讲出来,会帮助知识更好的理解。读书的收获也可以通过讲述来达到习得的最大化。读过书之后能有条理地讲出来,让别人听得懂,这很需要勇气。
为了鼓励大家多分享,在班级里,我们按顺序轮流展示,人人参与。每天两位同学分享精彩句段,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家长们对班里孩子们的读书展示给予了极大地支持,每次读书分享的视频一发到班群里,下面紧跟着都是一连串的点赞和鼓励。有了大家的支持,同学们读书分享的热情空前高涨,大家都在暗暗地较劲,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读书打卡,记录笔记自2月、3月两次读书打卡活动启动后,同学们按时打卡参与,争相分享读书感悟,热情满满~全班45名同学读书打卡参与率98%,打卡总人次达次,提交读书感悟成果份,小小的读书活动爆发出无限的能量!
读书讨论在同学们热烈交流的基础上,我们采取全员参与的方式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同学们一个个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发表自己读书的感想,孩子们都表达了自己独特的体会和收获。
写下读书感悟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读书的目的在于明理。在读书中积累知识,在读书中掌握方法,在读书中寻求真理,在读书中解疑释惑,在读书中找到人生价值。我们把读书和写作结合在一起,相信能写的孩子一定是善于思考的孩子,写作是通往心灵的一座桥梁,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在读书中做的批注,选择一个话题,写下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观看专家点拨每次读书活动的结尾,我都会安排学生观看专家的讲座,目的是给大家的读书和思考一个明确的指引,有拨云见日,解惑答疑的作用。这次我们读完鲁迅的两部作品后,我推荐学生观看了北京四中王志彬老师的系列节目,让读鲁迅的过程不仅仅是局限于知道了什么或者应付考试,而是帮助读者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大写的人。
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当你翻开一本书,心灵便播下了一粒种。所有那些读过的书,最终都会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同你游历这世间。读一本经典好书,丰盈灵*,点亮生活,让文字陪伴你看见更大的世界,一起看河山万千,一起走过岁月的春夏秋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