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支部领办合作社肥城经开区支部领办合作
TUhjnbcbe - 2020/10/13 0:29:00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xwdt/

近年来,着眼解决农村人散、地散、资金散,支部引领能力弱,集体经济后劲不足等问题,肥城经开区*工委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工作思路,以村*支部为核心领办合作社,将*支部的*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相叠加,实现“1+1>2”,激活发展动能,趟出了乡村振兴新路子。

1

“三位一体”推动新跨越

充分发挥*建引领作用,明确用力方向,构建*工委、支部、*员“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同向同力、精准施策、齐抓共建。一是*工委抓统筹。立足全区发展实际,规划建设了“万亩有机蔬菜示范区、10公里干鲜果品产业带、澳亚牧场循环农业发展区”三大特色农业片区,指导*支部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支部+合作社+农民”的增收致富共同体。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带头分片包保,沉到一线,把脉乡村振兴和*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实际困难问题,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力推动工作开展。二是支部打头阵。以*支部为核心,支部成员带头入股合作社,宣讲*支部领办合作社优势,发动群众入社,引导群众算长远账,消除思想顾虑,坚定入社信心。南仇村*支部一个月内组织召开8次会议,反复算账对比,统一群众思想,并邀请山东农业大学专家现场答疑解惑,整村土地入股成立合作社。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产学研”合作,每年增收31.5万元。三是*员作示范。在*支部领办合作社中设立“*员先行岗”“*员示范区”,搭建*员作用发挥平台,将合作社工作开展作为*员量化积分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员设岗定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韩庄头村*支部依托“非遗”文化,领办豆制品专业合作社,*员杜尊生率先响应,带动12户作坊全部入社“抱团发展”,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配货,降低了成本,提升了质量,迅速壮大产业规模,村集体每年增收16万元。

2

“三条路径”激发新活力

积极探索,采用自营,以及与龙头企业、高校、产业园等联合经营的方式,推行三种运行机制,形成成熟路径,实现村民有收入,集体有效益。一是“兜底保障+集体分红”型。农户以土地,村集体以现金、机械等入股合作社,在保障土地流转费用的基础上,对合作社利润按比例分配。北仇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入股土地亩,村集体入股24万元,利润1:1分红。年村民在每亩获得流转费元、小麦补贴元的基础上,户均分红元,集体增收14万元。二是“基础股金+二次分红”型。农户和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折股量化,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按照“基础股金+二次分红”原则进行分配。凤凰村75户村民入股土地亩,村集体入股37亩,1亩为1股,基础股金元,年合作社利润33万元。村集体在获得基础股金2.59万元的基础上,分红5.13万元。三是“分散种植+统一服务”型。合作社发挥市场和技术优势,指导村民“抱团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服务,村集体收取服务费。济河堂村有机蔬菜合作社,与泰安亚细亚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入社村民种植有机蔬菜,合作社统一销售,提取服务费,年均增收20万元。

3

“三项保障”助推新发展

充分整合各类扶持*策、资金要素,为合作社发展保驾护航。一是资金扶持增动力。村级办公经费、村干部补贴等优先向*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村倾斜。区*工委统筹安排上级扶持资金*策,中央财*扶持资金和“百企联百村”行动优先用于*支部领办合作社项目,先后扶持北村、济河堂村等7个合作社增收项目,累计扶持资金万元,村均增收5.5万元。对*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村,区财*每月补贴支部书记元,工作成绩与个人报酬挂钩,激发工作动力。二是人才帮扶添活力。做优人才保障,经管科、农技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多次邀请“田秀才”、专家、教授等开展技术培训,为合作社提供技术支持。唐车村“农机专家”张亮,指导北仇村、凤凰村开展无人机植保航化作业,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助推农业走向现代化、科技化。三是组织保障稳基础。推行村*支部书记“一肩挑”,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强化支部引领,确保合作社运转顺畅。同时,强化风险防控,区*工委聘请5名法律顾问,对确定的合作社增收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对合作社合同签订和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管,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支部领办合作社肥城经开区支部领办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