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吃的越来越好,动的却越来越少,因此很容易造成肥胖。
尤其是饮食习惯不规律,经常不按时吃饭或是暴饮暴食,甚至喜欢熬夜吃夜宵,这些对身体的伤害都是非常大的。
肥胖不仅仅会带来外观上的影响,给我们的健康也造成了隐患。
那么过度肥胖会导致哪些疾病呢?
首都医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杨金奎教授指出,肥胖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疾病。
Obesity
高血压
肥胖最常见的合并症就是高血压。
美国一项调查指出,超过标准体重15公斤的人中,30%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
冠心病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肥胖是导致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此外,肥胖还会加大心梗、中风的发病率。
糖尿病
当人胖到一定程度时,肌肉和脂肪会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现象。
这时,胰岛细胞就会代偿性地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对抗这种现象。
大约数年至数十年后,过度工作的胰岛细胞就会出现衰竭,发展为糖尿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大量脂肪堆积容易引起白天嗜睡,夜间睡眠质量差,并出现打鼾、水肿甚至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同时,还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肥胖儿童如出现较严重的打鼾,家长应予以重视。
高脂血症
大部分肥胖病人脂肪代谢紊乱,易出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高脂血症随时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病,被称为“无声杀手”。
骨关节病
肥胖者过度增加的体重,对骨骼和关节是一种额外负担,容易发生关节炎、肌肉劳损或脊神经根压迫;
引起腰腿肩背酸痛,甚至造成关节变形,严重影响肢体活动。
脂肪肝
由肥胖导致的脂肪肝会并发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痛风等疾病。
衡量人体理想体重的方法是计算体质指数(BMI),即:
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结果在18—25之间为标准体重。
因此,体重超标或已到达肥胖标准的人,应该及时控制体重,科学的运动加上合理的饮食。
要控制摄入热量与消耗热量的比例,保持吃与动的平衡。
饮食上,多吃叶菜类、根茎类蔬菜、西红柿、苹果、柑橘等水果以及豆类、全麦面食、稀饭;
每天坚持运动,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