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以奋进之笔书写高质量发展之路肥城市桃
TUhjnbcbe - 2025/4/5 3:07:00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王林肥城报道

桃园,一个承千年晒书城、融十里桃花香的秀美小镇。过去的五年,在肥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肥城市桃园镇抢抓新机遇,培育新动能,厚植新优势,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创新进取,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以奋进之笔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锚定高质量经济建设千帆竞发逐浪行

年12月20日,山东宇希农创加工园区内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工人师傅们正忙着安装排污管道,室内的装修现场也在加紧施工。“从开始装修到今天,我们已完成净化车间的90%的装修体量,剩余10%将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预计12月底可以全部完成,为年底前投产运营做好充分的准备。”入驻企业山东香宝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国宝说。

山东宇希农创加工园项目是桃园镇年引进的重点项目之一,针对国家的新旧动能转换政策,承接以济南、泰安为中心辐射整个山东乃至全国的食品及肥桃加工行业的转移,总占地余亩,吸纳小微企业集聚发展,建成后将可吸纳百余家企业入驻,整个园区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食品工业产业园。该项目于年肥城市第十七届桃花节正式签约,同年9月开工建设,目前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入驻企业正加紧装修,为投产达效开足马力。

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帮团队,崛起一个园区,兴起一个产业。从年到年,桃园大地重点项目建设“劲头”不减,深入挖掘交通和资源优势,主动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泰肥一体联动发展,着重策划打造了以“两菜一粮”特色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版块,以休闲养生、康养度假为主的休闲养生度假板块,以万亩桃林、田园观光为主的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区“三大板块”,以及宇希农创加工园区、桃园镇田园综合体、桃木雕刻创新创业园、冰鲜冷链物流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和新型建材产业园“六大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九大重点产业。同时紧随肥城市委、市政府“双招双引”的步伐,在资源要素上重点倾斜,在招商方式上大胆创新、勇敢尝试,重点聚焦京津冀、江浙等区域,成功引进宇希置业、润坤建材、泰西东正等52个工业重点项目,北京中持、四川鑫路通、江苏立华、杭州葡萄科技4个“十强产业”项目,其中过亿元项目21个,实现总投资72.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3亿元。

桃园镇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战斗姿态,不断加快特色产业园区载体建设、完善重点项目保障机制,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掀起一场紧起来、动起来、干起来的项目建设攻坚高潮。

寻变优结构肥桃发展步履铿锵再提速

“十三五”期间,桃园镇主动扛起“肥桃振兴”的重担,牢固树立“工商资本带动、金融资本撬动、与民利益共享”的肥桃发展理念,按照“面积上只增不减,品质上不断培优”的任务要求,成功探索出“基金+产业”模式,成立了山东省首支农业产业专项基金——1亿元的肥桃产业助力基金,为桃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先后引进国家桃技术产业体系、肥城桃研究所等3家技术科研机构,正大果业、特钢集团、康顿生态农业等9家工商资本企业,建有物联网智能设施大棚、全自动化选果车间、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肥桃技术研究院4大智慧农业设施,集中连片发展肥桃1.6万亩,规划打造了“一园八区”功能布局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不断加快肥桃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步伐。

近日,在位于康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中心,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操作着电脑,运用公司自主研发的肥桃生产管理应用系统,对露天果园和智能大棚内果树进行实时监测,远程控制水肥一体化、微喷、补光等智能系统,为肥桃生长打造最佳局域环境,从而大幅提升肥桃品质。

在内争外引,做优一产的同时,桃园镇坚持集聚产业、深挖底蕴,做强做活二、三产业,引进山东中岳建设集团,规划了一个集桃木雕刻、工艺品研发、商品展销、文化体验、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桃木雕刻创新创业园,可容纳全市百余家桃木加工企业集中入驻,实现桃木加工行业“产业集聚、产融互动、资源共享”;以肥桃文化为基础,引进北京中高集团进行合作,整合儒家“晒书城”、道教“玉皇阁”、佛教“香严寺”等文化资源,自东里水库、东里古村等自然资源,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文化旅游、互助式养老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标志着肥桃全产业链已正式建成。

探索新路子安居宜居桃园人民俱欢颜

冬意渐浓,寒风刺骨,桃园逸居社区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社区外的盛世桃园路整洁而宽敞,路中间错落有致的景观小品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驻足观赏,孩子们摆出各种可爱的姿势,大人们举起手机在一旁拍个不停,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去年年底搬入社区的后韩村村民路敦申说:“住上楼房干净卫生,水电气暖都有,在小区里有健身器材,周边环境也很优美,没事我经常出来逛逛,生活过得挺好。”

桃园镇始终坚持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成功打破了传统的小产权实物化安置模式,探索出整村货币化异地安置的路子,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生活品质不断提升。同时以“高标准”标定驻地配套设施建设,以“让桃园人享受到城里人的生活品质”为奋斗目标,同步铺开商业综合体、驻地美化、景观大道、污水管网、市政供水、集中供暖、便民服务中心、社区幼儿园“八大”工程,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让农村增“颜值”提“气质”,桃园镇探索出的秘诀是: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宜居乡村建设作为比拼的“赛场”。自全镇24个保留村统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厕改维护、道路三通工程、饮水安全工程”五大基础工程建设以来,村村定目标、定任务,定期督导考核,调度工程进度,打分排名促后进,分类有序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在这奋进的五年里,桃园镇镇域功能不断完善,“颜值”和“气质”得到全面提升,正在展现出“不一样的风采”,一座人文、生态、精致、宜居小镇正在兴起。

改造乱石窝土地整理点石成金田成方

沿着宽敞、整洁的乡村道路,经过整理后的农田一片接着一片,视野开阔,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近年来,桃园镇通过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优化现有田块布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农业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基本农田建设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作为传统的农业乡镇,桃园镇抢抓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实施的重大机遇,接连实施几个高标准土地整理项目,极大改善了西部“两菜一粮”种植条件,但是东部山区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问题一直没有有效解决,年以来,桃园镇积极与财政、国土等部门对接,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弥补东部山区欠账。顺利完成龙阳村等10村、李庄村等9村的土地整治项目,总投资万元,整治土地1.64万亩,新增耕地亩。年又铺开了工矿废弃地利用、零星图斑整理等项目,总投资万元,涉及土地余亩,新增耕地亩,通过优化现有田块布局,配套完善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区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过去两年开工的项目,总计投资1.5亿元,涉及土地面积2.4万亩,新增耕地亩,惠及东部19个村1.7万人。年又策划争取1.2万亩的高标准农田项目,计划修建生产路8.4公里,完善地下暗管、机井、变压器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全镇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

瞄准微实事民生保障穿针引线绣花功

民有所思、我有所动,民有所愿、我有所为。近年来,桃园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具有桃园特色的民生保障体系。完成便民服务大厅装修改造,实现“一门受理、全程服务、按时办结”的便捷服务;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余套,铺设污水管道2千米;完成集中供热工程和小区内换热站建设;实施9个村农村饮水安全改造提升,铺设饮水管网10千米......5年来,桃园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显著改善,一项项惠民之举、一桩桩利民之事,用看得见、摸得到的实绩向广大群众交出了一份温暖厚实的“民生答卷”。

聚焦兜底保障,巩固脱贫质量,提升贫困群众“造血”能力。桃园镇时刻盯紧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八有四净”和31个扶贫项目不放松,对于贫困户享受的低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政策,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全年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五保户金等万元,累计受益人次;落实残疾人生活救助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万元,累计受益1.2万人次。实施到村产业项目3个,其中,18个村的集中供暖换热站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纪家洼村扶贫硬化道路项目、中固村扶贫打井项目均已建设完成。随着桃园镇社会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变得更加丰厚。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面对疫情冲击持续影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桃园镇先后投资万元,全面改善了寄宿生的居住条件,对中小学教室多媒体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投资万元,启动桃园逸居社区幼儿园建设,全面打造“幼小初”一站式教学;推进绿色殡葬改革,农村公益性公墓覆盖率达70%;持续扩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养老保险累计参保人,医疗保险累计参保人;完善健全天网工程体系,40个村实现监控视频全面覆盖;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镇文化站和村图书室免费开放,完成40个村的送戏下乡演出。

下一步,桃园镇将前后相续、有机衔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瞄准目标、鼓足干劲,一锤接着一锤敲,为高水平推进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奋力建设“佛桃飘香、绿树成荫、安居乐业”的美丽幸福世上新桃园。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奋进之笔书写高质量发展之路肥城市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