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4/1 1:05:00
在钱新村的种植大棚内,一串串成熟的苦瓜挂满枝头。钱新村对内整合资源,对外嫁接市场,流转土地30余亩,建起了20个拱棚,采取轮作模式,种植特色农产品。而在湖屯镇李家寨村藕虾混养基地,放眼望去,一朵朵莲花粉红淡雅,一个个翠绿的莲蓬包裹着肥硕的莲子,工人们穿行在塘内,熟练地将鲜嫩的莲蓬采下装进背篓。据了解,李家寨村依托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项目,把藕虾混养作为推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形成夏赏莲花、冬收莲藕的“荷塘经济”。目前,湖屯镇已形成金丝皇菊、羊肚菌、藕虾混养等特色种植产业,实现了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多点开花”结硕果,乡村振兴成色足。山东肥城市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方向,盘活各村现有资源,变“输血”为“造血”,带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一幅生态环境优美、产业高度融合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徐徐展开。走进石横镇中部的南大留村,大片艾草青翠浓密,微风拂过,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位于村边的艾草加工车间内,工人正忙着加工艾绒等艾草深加工产品。“艾草一年收三茬,每亩地在块钱左右。艾绒附加值高,经济收益也很不错。”山东金宏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泗军说。目前,南大留村建成集艾草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不仅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的收入,还将过去的塌陷地变成了现在的“聚宝盆”。因地制宜有特色,拓宽群众致富路。截至目前,石横镇通过发展鲜食玉米、四合牌萝卜、石横牌韭菜、“岱下康艾”艾草种植加工等特色产业,年实现经济效益多万元。如今在肥城,村级产业百花齐放,群众增收致富渠道越来越多,一座座传统村庄正在美丽蝶变、一个个特色产业正在茁壮成长。(大众新闻记者曹儒峰通讯员纪宗玉宋明志鹿亮)(大众日报及所属“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