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插上数字翅膀飞更高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5/1/20 17:34:00

地谁来种,田谁来管;旅游景点在哪里,怎样实现掌上“一机统览”;乡村治理如何让农民有更多幸福感和安全感……肥城市抢抓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机遇,利用与华为公司合作开发的“数字底座”,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以“数字农业”示范项目为引领,打造“数字小镇”示范镇,“掌上村庄”示范村,推动数字惠民便民,书写了数字乡村建设的“肥城答卷”。

“产业+数字”打造现代农业先行区

粮食产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在肥城市“汶阳田”腹地的安驾庄镇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种粮大户汪西军悠闲地打开手机,选择浇水模式,田间地头便会流出汩汩清流滋润农作物。“有了这个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过去的体力活儿现在‘一键’解决。”汪西军感慨地说。

原来,农田里分布着多个高精度传感器,可实现墒情(旱情)自动预报、远程自动控制灌溉,还能节水50%、节肥50%、节电20%。

“一键”浇田,肥城是全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典型。

不仅仅是粮食生产,肥城十万亩肥桃产业也开始“数字转型”。在位于肥城桃主产区之一的桃园镇桃产业智慧农业示范园里,将遥感、定位系统、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应用在桃生产过程中,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可远程“全链条”指导生产。

在这里,自动巡检机器人可对果树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开花、坐果、果实成熟度等进行巡检,每棵树都有自己的“数字生长”档案。

建成国内领先的智能分级选果生产线,应用三维表面视觉分选技术,对桃子的品质能进行自动分选,糖度在检测线上就能显示。

目前,园区已形成了涵盖进行种植、分选、物流、销售产销一体化的“数字化”全产业链运营模式,肥桃品质得到了保障,销售价格提高了30%以上。去年,园区被授予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

“要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智慧农业管理模式,推进大数据、云计算、5G等前沿技术融入到现代农业先行区建设工作中,促进农业和科技深度融合。”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莉说。

以“产业+数字”打造现代农业先行区,肥城市以产业数字化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重点,突出镇域特色和产业品牌,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打造“肥桃数字小镇”“汶阳田数字小镇”“有机菜数字小镇”“两菜一粮数字小镇”等示范镇,在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上加快提升数字化水平。

以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扩大电商进村覆盖面。去年,全市网络零售额达10.7亿元,同比增长16.8%,快递进出港总量万件。

“文旅+数字”打造“掌上村庄”示范村

刚刚过去的这个“端午”小长假,“山东第一石头村”肥城五埠依托“肥城文旅云”智慧服务平台,建成运营的数字景区,不仅能对对人员、车辆进行远程管理和调度,还能实时监控游客流量。借助支付宝平台搭建网上景区,可随时随地游览景区,了解景区景点主要内容,预定民宿及餐饮。

今年“五一”小长假前夕,正式上线的“肥城文旅云”智慧服务平台便捷又“给力”,让游客一部手机游遍肥城。

游客动动“指尖”,服务就在“掌上”。“‘肥城文旅云’就是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的文化旅游服务,推介肥城文旅资源,打造肥城桃文化名城品牌形象,提升肥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肥城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同志介绍说。

而就在6月9日,景域驴妈妈集团与肥城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景域驴妈妈集团、肥城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正式开启了更深度合作的新蓝图。景域驴妈妈集团将从顶层设计、到投资运营、智慧旅游建设、再到渠道输送,各大板块互相赋能,做好旅游高质量发展文章,推进肥城乡村振兴。

借力打力,内力外力齐发,肥城以“文旅+数字”,着力打造“五埠古村”“吕仙石头村”等乡村旅游数字化示范村。通过开发全程数字化服务APP,提升景区智能化水平,实现景点推介、网上预约、网红带货、网上下单、及时互动等“一机统览”。

在全面普查历史文物、遗存遗址、民俗民居的基础上,探索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图形图像技术、互动娱乐技术等数字技术,建设村级数字博物馆,方便快捷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信息资源服务。

同时,用好“灯塔-党建在线”平台,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乡村发展旅游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升级志愿云信息平台,做好文明实践志愿者、志愿团队的服务管理,20万“肥城红”志愿服务大军不断提升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品牌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小长假期间,仅五埠伙大门景区就接待游客2.8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6.3万元。依托景区数字化服务管理系统,有力维护了景区秩序的稳定。

“服务+数字”打造为民惠民大格局

数字惠民,服务数字化提升治理水平。肥城市运用大数据对乡村治理工作进行创新探索,全方位提升服务质量和治理水平,广大农民有了更多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流程,目前,全市超过项政务服务已被纳入省级平台运行,实现基本政务服务少跑快办,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深化“互联网+乡村治安”建设。以农村“雪亮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快建立人防、物防、技防深度融合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重点场所、重要道路、重要区域和治安复杂乡村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实现基层服务和管理精细化、精准化。横亘肥城东西的泰肥一级公路自年6月通车以来,事故高发、隐患突出,今年2月份通过对沿途个隐患路口全面摸排,采取增加路口警示标志、完善电子监控设备、调整红绿灯配时等措施,通行秩序明显顺畅,事故发生率环比下降了76.2%。

建设“互联网+智慧教育”项目。目前,肥城已完成对教育城域网千兆骨干线路全面升级。建成优质、快捷、全面、系统的肥城教育资源在线,充实资源余万个,涵盖普通中小学所有学科教材版本。30所学校建成3D打印创客工作室,19所学校建成机器人实验室,所有学校建成创客活动室。

打造新型农民数字化服务链。以服务新型农业工人为目标,打造“服务建安APP”新型农民数字化服务亮点项目构建起集党员管理、人才交流、职业培训、法律援助、信息沟通、返乡创业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平台,肥城13万建安业农民工共享数字化服务。目前,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插上数字翅膀飞更高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