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丛树
来源
鲁商儒风
工业是经济的基础,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的基础,两者结合,一个县域工业强的地方,经济一定不会差。反过来说,一个区域经济想强大,必须以县域工业为基础。
1、山东14个全国工业百强县,胶东经济圈占了一半
前天,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年“中国工业百强县”,江苏、浙江和山东入围数量排名全国各省前三位,总数超过一半,达56个,其中江苏23个,浙江19个,山东14个。山东虽然排第三位,但从入围的数量看,与江苏和浙江有一定差距。
具体来看看山东14个工业百强县的名单、排名和所在市。
县(市)排名所在市
龙口市12烟台市
胶州市17青岛市
荣成市30威海市
广饶县35东营市
滕州市46枣庄
招远市63烟台
平度市64青岛
邹城市69济宁市
寿光市72潍坊
诸城市73潍坊
新泰市76泰安
肥城市80泰安
莱州市87烟台
邹平市98滨州
胶东半岛3市,烟台入围数量居全省第一,共有3个县或县级市入围;青岛和威海分别有2个和1个,排全省前三名的分别是烟台的龙口、青岛的胶州和威海的平度。
如果按今年早些时候山东划分的三个经济圈——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圈,胶东经济圈还包括潍坊和日照,潍坊也有寿光和诸城两个县入围,胶东经济圈共有8个工业百强县,数量超过全省一半。只有日照没有县入围。
2、工业百强县多是经济百强县
省会经济圈有7个市,只有东营、泰安和滨州3个市有县或县级市进入全国工业百强,其中东营和泰安各有2个县(市),滨州有1个。其余4个市,包括省会济南,以及淄博、聊城、德州都没有县或县级市入围百强。
济南的GDP总量在山东排名第二位,但没有一个县入围。其实,从济南的区县划分可以看出,包括去年新并入的莱芜市,济南12个区、县中,只有平阴和商河还保留县,其他都已撤县(市)改区。
鲁南经济圈的4个城市中,济宁和枣庄各有一县——邹城和滕州入围。
从县域工业可以看出,胶东经济圈的经济基础相比其他两个经济圈要好不少。
如果对比工业百强县名单与经济百强县会发现,两个名单基本重合。
根据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山东排名前三位的3个县分别烟台龙口、青岛胶州和威海荣成,与工业百强一致,这三个县也是老牌中国百强县。这份名单上,山东共有15个县入围,除了莱西外,其余14个县都是工业百强县。
按GDP总量排名,山东也有15个县入围全国百强,排名前3位的城市分别是胶州、龙口和荣成,只是胶州和龙口的排序互换。15个百强县,只有潍坊的青州不是工业百强县。
由此可见工业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程度。
3、工业百强县都有哪些知名企业
从经济环境讲,县域如果要出大型企业,工业企业的可能性更大,农业企业其次,出现金融等服务行业大企业可能性很小,这取决于区位、经济规模等诸多因素。
入围工业百强县的山东14个县,很多都有著名的工业企业。
如烟台的龙口,最著名的企业当数南山集团,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在中国企业强中排名前位,此外还有在此次疫情中起到很大作用的道恩等企业。
邹平的超大型企业不少,如魏桥集团,是山东最大的民营企业,年营业收入为亿元左右,在中国民营企业强中高居第13位,前些年鼎盛时,营业收入一度超过亿元,排中国民企第3位。此外邹平还有西王集团等企业。
济宁的邹城市是兖矿集团总部所在地。兖矿集团在年山东百强企业中排第3位,仅次于山东能源集团和海尔,超过魏桥集团。兖矿已与山东能源集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能源集团。
寿光市的知名也不少,如晨鸣控股、鲁清石化、墨龙等;诸城曾经名声在外,也有不少知名工业企业,如福田、得利斯、新郎希努尔等。
烟台招远有招金集团等;东营的广饶县出了大量的大型企业,如华泰集团、金岭集团、山东齐成石油化工等都是中国企业强;荣成有成山轮胎、好当家集团等企业;肥城有泰安最大的企业石横特钢。
相比而言,胶州、滕州、平度、新泰、莱州等工业百强县,似乎缺乏外界熟知的大企业。
而还有一些县,拥有不少知名大企业,但没有进入工业百强,如滨州博兴,拥有京博、渤海实业等大企业;东营垦利、利津分别有万达控股、利华益等营收接近亿元的企业;聊城阳谷,拥有新凤祥集团、阳谷华泰电缆等;菏泽东明的东明石化,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德州的齐河拥有永锋钢铁,禹城被称为糖都,有多家功能糖上市公司。
你所在的县是吗?有哪些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