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患有语言障碍的古稀老人来到济南泺口派出所补办身份证,由于无法正常沟通,仅根据老人的名字很难查询其身份信息。民警急中生智,拍下老人的照片发动派出所全体民警寻找线索。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民警最终查到老人的身份信息,顺利为其补办了身份证。
9月23日下午,一名年逾古稀的老人独自一人缓缓走进济南天桥公安分局泺口派出所户籍室内,户籍民警李荣、季云莉热情接待了他,关切地询问老人想要办理什么业务,老人没说话,只是颤抖着双手掏出两张纸条交给民警,民警接过纸条认真查看,发现一张“山东农村商业银行业务凭证”上写着:“1、你首先先去公安局补办一个身份证2、身份证办理出来,来银行办挂失补办存折”;而另一张纸条上则写着:“运动性失语”、“刘某利”及一串密码。
原来,老人是来补办身份证的。而当民警耐心询问老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时,老人却指了指耳朵又摇了摇头,民警意识到老人患有语言障碍,加之年迈沟通非常困难。
为了尽可能让老人听清楚,民警指着纸条上的姓名凑近老人大声询问:“刘某利是不是您本人?”,老人缓缓点点头。而仅凭现有的信息,民警无法核实老人的身份证号码,也就无法为老人补办身份证。老人年事已高,又患有语言障碍,独自一人来办理业务本就十分不容易,为尽可能不让老人多跑腿,民警又仔细询问了老人的年龄、家庭地址、家人、子女、同住人等信息,但老人一片迷茫,无法与民警沟通。
根据仅有的姓名信息,民警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通过查询在济南市范围内找到59位名为“刘某利”的人员信息,通过逐一比对,没有找到符合老人体貌特征的人员。民警又扩大查询范围,在名与“刘某利”同音的人员信息中也没有找到符合老人体貌特征的人员。
民警继续耐心地与老人交流,希望获得更多的线索。在询问到老人的居住地时,老人缓缓的抬手向户籍室西边的泺口西村方向指了一下,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很有可能在附近居住,民警灵机一动,用手机为老人拍摄照片,发动派出所全体民警寻找辖区内与老人体貌特征相符的人员信息,同时又单独联系泺口西村社区民警张希利,询问其有没有见过老人。张希利凭借扎实的社区警务工作基础,经过仔细辨别,确认其负责的泺口西村常住人口中并无此人,但老人极有可能是外地在济南短期居住的人员。
确认了查找方向后,户籍民警继续扩大查找范围,在山东省范围内查找相关信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查找,民警终于查询到了老人的真实信息:刘某利(男,73岁,山东省肥城市人),在经过老人确认信息无误后,民警顺利地为老人完成补办身份证业务。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戚云雷通讯员孙晓雯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