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肥城昔日荒乱地整出高标准农田大众日
TUhjnbcbe - 2024/12/18 19:52:00

广阔平坦的农田成方连片,其间硬化道路、排水沟、集水窖一应俱全,田地周边,粉色地砖垒砌起坚固的护坡,一切都只待耕作……11月12日,记者在肥城市桃园镇李庄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在今年新通车的泰肥一级路下方,原本沟壑纵横的土地,此时出现这样的面貌,足以用“震撼”形容。

“这里以前就是个冲积沟,高低不平的没法种地,经过整治,才成了现在这样!”肥城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孟凡生介绍说。

眼见为实。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肥城市共策划实施地质环境类、土地整治类、水环境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类、监管能力建设类等5大类、16个项目、45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16.79亿元。如今,各类工程成果丰硕,土地整治作为其中的重中之重,修复效果看得见。

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稳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试点,统筹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采煤塌陷地治理、破损山体恢复治理,保护好长远发展的绿水青山。”

李庄村土地整治项目,“整”出了高标准农田,事实上,李庄片区以及桃园镇龙阳片区等,都规划为大汶河流域肥城片区的土地整治项目。这个区域位于桃园镇东部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率不高,生态环境较差。

肥城因地制宜,清理树根、土地翻耕、新打机井、埋设暗管、硬化田间道和生产路……水田路林综合整治,土台较高的地块,就通过挖土“找平”,再造一片平坦沃土;山坡地,就一层一层打造“梯田”,消除了破损山体的安全隐患。同时,注重完善各个项目区的引、输水网络,改善水浇条件,景观农田、生态农田跃然眼前。

土地整治带来的何止是环境面貌的改善,肥城市在项目实施时,更将助推农业规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抓在手上,龙阳村这样昔日的贫困村,获得了发展的新希望。数据为证,大汶河流域肥城片区土地整治17个子项目,共整治土地15.13万亩,全部完成后,可新增耕地1.22万亩。

如果说对于山地丘陵,肥城主要在“增”上下功夫,那么对于采煤塌陷地,肥城则做好了“修”的文章。

肥城市因煤而兴,全市采矿范围16.33万亩,开采区形成8.98万亩的塌陷地,涉及10万余群众。经济发展结构优化了,塌陷地治理也迫在眉睫。为此,肥城在湖屯、老城、石横等镇街纵深推进了“竹绿矿区”行动。

为何选择竹子?肥城市经过了一番精心考察、规划。“竹子具有强大的固土保水能力,我们成方连片在塌陷地上选取适宜地块栽植竹林,以此保持水土。下一步,延长配套产业服务设施,建设特色竹林小镇,逐步将塌陷区打造成‘河清湖秀、竹林摇曳’的肥城后花园。”肥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殷锡瑞介绍说。该市计划5年内,在矿区栽植竹林10万亩以上。

眼下,肥城的采煤塌陷地做足“水、绿、地”三篇文章,焕发出旺盛生机。石横镇荣惠渔业有限公司经理穆西忠对记者说:“我们发展了亩鱼塘,今年天气适宜,鱼苗放得早,鱼长得又大又肥,而且价格也好,仅养殖一项就实现利润万元。”

石横镇是肥城的主要煤炭基地,经过60多年的开采,留下了一万多亩的塌陷地,为有效解决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该镇对塌陷地大力进行开发改造,输挖子槽、河道疏浚、河岸整形、开挖鱼塘、覆土造地、种植花草等一系列综合措施,让这片沉睡多年的塌陷区旧貌换了新颜。

据介绍,肥城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在年6月底前可全部完成。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姜言明刘涛通讯员李胜男)

1
查看完整版本: 肥城昔日荒乱地整出高标准农田大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