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肥城农业让乡村火起来人地钱
TUhjnbcbe - 2024/12/18 17:13:00

泰山网讯(肥城台记者纪宗玉)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肥城市因村而异,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农业+”效益,激活了资源要素,培强了优势产业,富足了一方百姓。

名字富有诗意的“雨花露”,艳得有点媚的“大红袍”,还有娇滴滴的“玉妃”……桃园里大佛桃正在疯长,而早熟桃早已飘香的美好季节,在世上桃源景区仪阳街道刘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内排队等待发货的村民挤满了院落。

电商刘波:“去年每天发货量来箱,今年平均每天四五百箱,老百姓最受益的是不用再出去卖桃了,而且价格比外边来收购的每斤高出一两毛钱。”

刘台村是肥城桃的主产区,这些年卖桃子让桃农腰包鼓了起来。为让百姓四季有钱赚,刘台村实施“农业+”模式,既卖桃子,也卖桃花、卖文化。桃农李正申种了八亩来桃,除了一年卖桃子纯收入十来万块钱,桃花节、品桃节期间家门口摆个“小摊”也能把钱赚。

李正申:“每年4月份(桃花节),在当地的桃木加工厂进点桃木剑、桃木梳子、桃木玩具(卖),每天收入-块钱,这个把月得挣1万多块钱,附带着做些吃食,开个(农家)小餐馆挣来块钱。”

春赏花,秋品桃,桃木商品卖得俏;赏民俗,穿地道,农家乐里香气飘。如今的刘台村,以桃花、桃子、桃木“三桃”为主导,串联起风景区、示范园,培育起观光、采摘等特色休闲农业,不管花开花谢,桃熟桃落,春夏秋冬,“农业+”的连带经济效应从年头升温到年尾。

“农业+”让乡村“火”了起来,也让“人地钱”活了起来。在湖屯镇前兴隆村千亩苗木基地里,遮天蔽日的绿化苗木挤挤挨挨,基地上工人正忙着施肥除草,说起家门口挣“工资”,67岁的李延华快言快语,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一天工作)八个多小时,工资行,按月发。”

前兴隆村不靠厂不临矿,是个无区位优势的纯农业村,年这个村抓住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的契机,果断搬迁建社区,腾空土地多亩,不仅得到了4多万元政府补贴,复垦出来的土地引进浙江滕头园林公司发展苗木产业。村里成立土地合作社,村民土地入股拿分红,还能到基地打工领工资。

年,前兴隆村又引进了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旧村搬迁腾空的土地上发展光伏农业产业园。棚顶发电、棚下种植、农光互补,目前产业园建有智能温控展示馆和个光伏农业科技大棚,并设立创客服务中心,有22个创业项目进驻。

据统计,目前肥城市延伸发展“农业+旅游”产业的村达到61个,年收益1多万元。

1
查看完整版本: 肥城农业让乡村火起来人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