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肥城硬核打造工业经济新高地大众日报
TUhjnbcbe - 2024/10/29 14:47:00
00:26

对当年新获得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绿色制造体系等相关认定的,奖励由往年的50万大幅提升至万;设立不低于万元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基金;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补助0万元;对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企业董事长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予以等额奖励……日前,肥城市出台“硬核”举措“真金白银”奖励企业和企业家队伍,打造工业经济新高地“掷地有声”。

工业是肥城的重要基础家底和骨干支柱财源。今年初肥城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提出打造“一地一区一城”奋斗目标,将打造“工业经济新高地”摆在突出位置,把做大做强工业作为推动全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整体赶超跨越的重要支点和关键“牛鼻子”,相继出台了《关于打造工业经济新高地的实施意见(试行)》《肥城市“双十”企业家和功勋企业家评选办法》《年度工业骨干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培植名单和“小升规”企业指导性计划(-)》,大力实施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数字赋能、资本运营、环境优化“五项计划”,为企业制定一系列指导性强、含金量高的扶持政策,在资金奖励上更是大决心、大力度、大投入。

聚焦硬:靶向发力不“撒胡椒面”,聚力聚焦不“蜻蜓点水”。为支持企业技改升级,肥城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项目,按照项目实际投资额的3%给予补助,其中通过贷款实施的,再按照贷款额的1.5%给予贴息,享受双重补助,资金扶持上不封顶,释放出巨大牵引效应,各企业铆足劲大干快上,搞技改,扩规模,提质效;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补助金额达到万元。关心厚爱企业家,就是关心美好肥城建设的未来。肥城对评选出的“十大工商企业”、工业骨干企业董事长,每医院进行一次健康查体,组织一次赴国外学习培训。

导向硬:精准扶持“智的提升”,赋能产业“质的飞跃”。早在年,市委市政府已经敏锐捕捉到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窗口期”,率先与华为公司签订5年合作协议,投资2亿建成全省首个工业互联网中心。今年,在政策上再加力、资金上再加码,每年设立的产业基金基数由万元提高到万元,资金扶持不设限、尽全力,对企业首次技术服务给予全额财政补助,破解了企业“不敢转”的后顾之忧,对投资额50万元以上的信息化研发项目,给予10%资金补助,各企业纷纷甩开膀子,积极尝试智能化改造、谋求数字化转型。石横特钢智能配煤、农大肥业智慧农业物流平台、索力得高性能焊丝智慧工厂等一批在引领全国行业内叫得响的数字化应用标杆项目加速崛起。

服务硬:激励政策“有刚性”,主动服务“走在前”。在支持企业要素集聚方面,肥城还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对新上工业项目实行联审制度,开辟项目手续办理“特殊通道”。引导企业“进区入园”,设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基金,全面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收集骨干企业困难问题,部门联合研究破解,全市工业呈现出总量规模突出领先、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产业发展攀高走强的良好态势。

今年1-4月份,肥城重点骨干企业强势复苏,产销两旺,20家工业骨干企业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64.6%、74.2%。特种建筑用钢一期项目投产运行,实现营业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80.7%。鲁泰科技装配式建材产业园项目投产,硅钙板销量增长.8%,营业收入、利润分别增长.4%、73.7%。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刘涛通讯员纪宗玉赵卓郭倩倩报道)

1
查看完整版本: 肥城硬核打造工业经济新高地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