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肥城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现场调查
TUhjnbcbe - 2024/10/19 18:43:00

5月17日泰安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张爱华主任带领工作人员到肥城市老城街道李庄村,指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现场处置工作,肥城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韩来春和传染病防制科工作人员一起到现场观摩学习。

张爱华主任带领大家调查了解病人发病经过、就诊情况、诊疗经过及病家环境状况,在其他工作人员配合下从病家家犬身上捕获3只活蜱。现场指导村委主任如何整理环境卫生、清理杂草、处理污水,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毒。

肥城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在疫情发生初期已对村民发放宣传单页,进行发热伴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通过此次现场疫情处置学习,为肥城市进一步做好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预防及处置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健康知识:

蜱虫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其中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最为常见。每年4-10月份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流行季节。该病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在40℃以上。伴乏力、明显纳差、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查体常有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上腹部压痛及相对缓脉。

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出现意识障碍、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肺淤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公众应做好防护,谨防蜱虫叮咬,积极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1.远离野草灌木。蜱虫一般生活在野外树林、草地中,通常在草尖及灌木枝叶的顶端等待宿主,因此人在路上行走时应尽量在路中间,远离路边的野草灌木。外出游玩时,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2.加强个人防护。野外劳作或活动时,建议着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鞋子里,尽量穿胶鞋。使用驱避剂喷涂裸露在外的皮肤。回家后应仔细检查一遍身体,尤其是头皮、腰部、腋窝、股沟和脚踝下方等部位是否有黑痣样的赘生物。

3.做好媒介控制工作。定期清理住家周围的杂草,打扫禽畜圈舍,必要时可对家畜采取灭杀蜱虫等措施,从源头上减少接触传播的风险。

4.及时主动就诊。有蜱虫叮咬或野外作业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蜱虫叮咬或野外作业史。

5.谨防院内感染。在抢救或护理危重患者,尤其是患者有咯血、呕血现象时,医务人员和陪护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患者血液、体液直接接触。(肥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投稿

1
查看完整版本: 肥城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现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