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宋洪国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TUhjnbcbe - 2024/10/5 16:34:00

年2月10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天寒地冻,滴水成冰。

这一天,被选派为肥城市王庄镇仁庄村党支部书记的宋洪国第一次走进这个村子。身为泰安市委党校公务员培训科科长、副教授的他,虽然来之前做过一定的准备,可还是被眼前这个小山村的落后景象所震惊。村里道路泥泞,河道内布满生活垃圾,前任党支部书记违纪被撤职,村“两委”班子不健全……面对村里贫困群众不解的眼神、简陋的生活用品、散发着霉味的饭菜,这个长期从事党的理论教育的“书生”感到压力重大。

宋洪国走访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家庭,详细了解村情。

是压力,也是责任!

上任第一天,宋洪国就把党员干部会开成了革新求变的“现场会”,带领村里党员干部一边走访老党员和困难户,一边了解村情掌握实际,听取困难并记录在心寻找出路。宋洪国给自己和村内党员打气:“时不我待,必须先把村‘两委’班子快速组建,筑起坚强的党支部堡垒,以党建引领,强基固本谋蜕变,才能彻底改变这个山村脏、乱、差的现实面貌。”

仁庄村旧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办公室内景

抚民心,让党的政策如春风化雨浸润群众心田。由于种种原因,村“两委”办公室一直被村内困难群众使用,成了群众的“自留地”,被建起了院墙,养起了鸡犬,个别群众在这里一住就是十几年,原本用以村“两委”办公的房屋由于年久失修已成危房。之前的村“两委”班子没有办公场所,党员没有活动室,村干部想要开展群众工作,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们连‘自己’(指村部)的事都弄不明白呢”。

历史遗留问题,决不能成为乡村振兴的绊脚石!针对这一问题,他找村里老党员座谈,理清历史遗留原因始末;到困难群众家里走访谈心,耐心向群众讲解基层党支部依靠群众力量在乡村振兴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中发挥的作用,动员使用村“两委”办公地房屋的困难群众家属将老人接回家居住,做通原村民委员会驻地卫生所经营人员工作,搬离村民委员会大院,同时积极争取帮扶资金,解决群众生活困难。

仁庄村新的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办公室

地方腾出来了,旧村民委员会危房随即拆除,伴随着村“两委”新办公室和党建广场的建成,群众看到了新党支部书记的魄力,党员干部也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以前村“两委”开个党员会,要靠借用村里其他群众门前空地,现在终于有了可以开展组织生活的地方,而群众依托党建广场和农家书屋,也有了饭后活动的场所,干群关系更加和谐。

打铁要趁热,民心稳了,党员有积极性了,宋洪国立即投身项目建设,他要让这个村子,换个“颜色”!

仁庄村河道旧貌

仁庄村西面北面有山,东面南面是平原,项白河穿村而过。都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由于前期没有合理的规划,仁庄村的山地被承包出去后未给村里增加有效收入,河道更是成为生活垃圾的倾倒地,村内很多老人讲过“好几辈子都没有清过了”。

“一定要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为此,宋洪国多次召开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会议,把村民请到村党支部,把发展思路以平实的语言讲给群众听,听取群众对村容村貌和生活条件改善的建议,并和村“两委”班子制定详细公开规划。在争取资金55万元的基础上,利用十月份枯水期清挖淤泥立方,修复凤凰嘴坝、新筑青龙泉坝,蓄水30万立方,形成水面20亩,绿化两岸河道米。而后对上争取20万元收购村内30亩核桃园,改造园内房屋10间。改善新修道路米,中心街新铺沥青米,打通环河西路米,争取资金12万元为15户贫困户整修粉刷房屋、购置生活用品,为1户贫困户新建房屋院落一处,结合“户户通”工程,将水泥路修到了贫困户的家门口,彻底改变之前群众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

仁庄村河道新颜

“土地收回,每年能给村集体增收一万多;打井,在西山上修了‘天池’,不光本村浇地方便,还能满足周边村子灌溉;‘三资’清理时候,宋书记带着我们一年就捋顺了以前30多年的坏账、旧账;修路时候,书记带着党员带头干,老百姓从开始的围观到后来主动跟着干,清理杂物,清扫路面,一块建设家园.....宋书记来了这一年,俺村真是变化忒大了,下一步,我们还要规划沿河湿地,搞生态园,搞乡村旅游......”说起工作,村民委员会主任孟现财干劲十足。

在新的村党支部驻地,宋洪国召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通过“学习强国”等党建平台展开学习。

村里的“老书记”孟昭河,在村党支部书记位置上干了30多年。说起这两年村里的变化,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真好”“这两年真不孬”。年退休的他,最近经常来到新的村党支部坐坐看看,和宋洪国聊聊过去,展望未来,与年轻党员一起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听宋洪国讲党课,讲新政策,学新理论,过村党支部生活,还和村里老党员一起加入理财小组,办起红白理事会,服务群众。村里能人预备党员孟庆昌、负责宣传工作的党员发展对象周红和孟现财都是宋洪国重点培养的对象。

在宋洪国看来,没有一个群众不想着村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好,就是他们对国家的政策理解不深,认识不够,从到年期间,该村经历了两次村“两委”班子调整,之前两任村党支部书记因为个人原因,没能造福一方百姓,百姓对村干部失去了信心,看不到希望,这就是最大的痛点所在。他从刚进村的那天,从村里党员群众的反应能够感受到,群众是想着改变的,对于群众来讲,他这个“外来户”是上级派来的书记,肯定和之前的工作方法不一样。随着一系列规划实施,让群众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改变,群众开始相信他,相信这全新的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工作会逐渐步入正轨,他就要带着全村党员、群众一起奋斗,让村子脱胎换骨,焕发新生。

仁庄村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宋洪国说:“党组织把我派到村里,我不能只‘输血’,更重要的是用党的智慧,依托村情实际,发展储备干部为乡村振兴‘造血’。”除了用个人所学组织党员展开学习,他还经常把市委党校专家团请进村给党员上党课,给村民普及新政策。同时定期带着新的村“两委”班子走出去,拓宽眼界现场学习,让他们对标先进,比学先进,坚定他们服务群众、建设乡村,成为基层党组织红色堡垒的建设者、乡村振兴带头人的信心和决心,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

1
查看完整版本: 宋洪国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阵地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