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个人口大省、经济大省,也是粮食大省。山东人实在、能打,自古以来就是征兵的重要地区。像东汉末年,曹操的青州兵,那可一直是曹魏的精锐。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籍战士更是勇猛无比。山东的粮食产量高,种类还多。年,山东总人口有1.02亿,仅次于广东,比河南、四川等省都多。
年,山东省粮食产量高达.76亿斤,全国排名很靠前。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还建了很多蔬菜基地。这里供应体系完善,被称为“全国菜篮子”。在山东省的不少地方,到处都能看到蔬菜大棚。年,山东省GDP总量为8.74万亿,仅次于广东和江苏,全国排名第3,真挺不错的!
山东的地理位置老重要了,在古代军阀混战或者南北对峙的时候,能不能拿下山东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从地缘战略上讲,北方政权要是控制了山东,就能保卫华北和中原,还能直接南下逼近两淮和长江。对于南方政权来说,情况正好相反,一旦拿下山东,就能直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既能进攻中原,也能夹击燕赵。在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等政权经常组织大规模北伐,主要目的就是争夺山东各地的归属。
明朝北伐时,名将徐达先拿下山东各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现在,山东省共有16个城市,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威海、日照、滨州、德州、聊城、临沂和菏泽。
山东省很厉害,综合实力非常强。济南和青岛是副省级城市,还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两个。泰安是山东省的地级市,也是济南都市圈的重要成员。
泰安是山东的粮食主产区,年粮食总产量.8万吨,其中小麦.2万吨,玉米.8万吨。蔬菜种植面积37.6万亩,总产量.3万吨。年,泰安常住人口多万,户籍人口近万。年,泰安GDP总量近亿,很不错。
泰安市总共管辖2个区、2个县、2个县级市,共有6个区县,它们分别是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东平县和宁阳县。那么,泰安市6个区县的区划结构,到底是怎样一步步形成的呢?
元朝时我国出现了行省制度,到了元朝统治后期,为了阻击红巾军北上,元朝组建了山东行省。明朝初期,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度,并进一步合并。17世纪中期,清朝消灭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权,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清朝进一步细化了各个省,最终形成了内陆18个省的区划。
在清朝乾隆年间,山东省有10个府和3个直隶州,它们分别是济南府、兖州府、东昌府、青州府、登州府、莱州府、武定府、沂州府、泰安府、曹州府、临清州、济宁州和胶州。而泰安府下面又有1个散州和6个县,包括东平州、东阿县、平阴县、泰安县、新泰县、莱芜县和肥城县。
年清朝覆灭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时期。山东遭受了黄河改道、旱灾、蝗灾等自然灾害,还被部分地区的土匪压榨,群众生活困苦,急需休养。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来到山东,建立了大片根据地。建国初期,大规模战争结束,中国开始了战后重建、经济建设和休养生息的新阶段。
山东各地陆续组建了各个专区,泰安专区组建后,包含12个县:泰安县、东平县、泰宁县、莱芜县、平阴县、徂阳县、泗水县、历城县、肥城县、宁阳县、新泰县、长清县。年,徂阳县被撤销,所辖乡镇划入周边各县管理,泰安专区的区划框架调整为11个县。
年,山东省对各个专区的区划进行了合并,泰安专区也被撤销了。当时下辖的11个县,被划入了周边专区进行管理。在五六十年代,由于交通和通讯水平有限,下辖的县太多,并不利于管理和建设。到了年,山东省又重新组建了泰安专区,但管理区划与年之前的区划框架有所不同。
泰安专区成立后,其区划框架调整为1个县级市、10个县,具体为:东平县、宁阳县、新泰县、莱芜县、肥城县、泰安县、平阴县、长清县、章丘县和新汶县级市。到了年,新汶县级市被撤销,并组建了新汶县,此时泰安专区的区划框架又变回了11个县。
60年代末,全国的专区都改叫地区了,泰安专区也改成了泰安地区。到了70年代末,我国经济发展得很快。为了能跟得上经济建设的需要,山东省的各个地区开始陆续调整区划。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地方有限,很多项目和工程想进一步发展,都没办法。
为了让济南市的管理范围变大,综合实力更强,泰安地区的长清县、章丘县等2个县,陆陆续续划归济南市管理。到了80年代初期,泰安地区的区划结构,调整为9个县。年,泰安县被撤销,设立了泰安县级市。同年,莱芜县、新汶县被撤销,设立了莱芜县级市、新汶县级市。经过这一轮区划变动后,泰安地区的区划结构,调整为3个县级市、6个县。
年,泰安地区的新汶县和新泰县合并,变成了新泰县级市。同时,周边的汶上县、泗水县,也划入了泰安地区。到年底,泰安地区的区划框架,调整成了3个县级市、7个县。年,泰安地区撤销,设立了泰安地级市。原来的泰安县级市撤销,设立了泰山区和郊区。
一开始,各个县、县级市都归它管,比如宁阳县、肥城县、东平县、莱芜县级市、新泰县级市,后来这些地方都被划入了泰安市。其他几个县,则被划入了其他地级市。到了80年代中期,泰安市的区划结构,变成了2个区、2个县级市、3个县,一共有7个区县。年,考虑到莱芜县级市的重要性,山东省设立了莱芜地级市。
同年,肥城撤县设市。90年代中后期,泰安市的区划调整为2区2县2县级市。21世纪后,随着泰安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城区面积扩大。年,泰安市郊区更名为岱岳区。至此,泰安市形成了2区2县2县级市的区划格局。
进入21世纪后,为了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区域建设,泰安市陆续组建了经开区、高新区、徂汶新区等几个新区。但是,这几个新区属于功能型区划,通常不会被计算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