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肥城洼里支部打头阵趟出ldquo [复制链接]

1#

肥城市安庄镇洼里村*总支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积极探索“支部+”新模式,引领合作社、工业园、互联网、服务队纵深发展,走出一条迅速发展的增收路子。村民人均收入从年的元增加到现在的元,集体由年负债多万元到现在固定资产多万元,实现了由软弱涣散到富美和谐的华丽转身。

*总支书记刘太钢带头清障修路

一、“支部+合作社”,趟出农业兴村新路子。洼里村无资源优势、无区位优势、无交通优势。多年来,一直处于分散种植、单打独斗的传统生产模式,种植效益低、致富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为破解这些难题,*组织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确定了“领办合作社,以土地入股、抱团发展、规模经营的方式促进增收致富”的思路。年,全村0多亩土地一次性流转,成立了15个农业合作社。紧接着成立了由*员干部担任理事长、支部委员担任理事会成员的农机合作社,为种植大户提供农技服务。同时,*总支积极提供帮促带动、对上协调等服务,引领合作社做大做强。

养殖合作社

村民每年不仅能按时拿到每亩地元的股金,还能从土地收益中获得元的分红,更重要的是,入股入社将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就地转化成合作社或种植基地的产业工人,每月可收入0多元,户均增收0多元。

二、“支部+工业园”,打造工业强村新引擎。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要想提升发展境界,必须走工业强村这条道路。年,*总支坚持“筑巢引凤”的发展思路,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建设了20余处高标准厂房,建起了占地亩的工业园区,成立了工业园*支部,统筹协调招商引资、园区建设等工作。年,*支部获得泰安岱银集团想在外地建设分厂的信息,工业园*支部立即抽调专人靠上对接,先后经过20多次的争取洽谈,终于引来了园区第一个项目——祥泰服饰,打开了招商引资工作局面。

祥泰服饰

三年时间里,先后引进润德工贸、香康佬食品、螺纹管加工等工业项目及新农大鸽业等农业项目27个,年投资6亿元的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完成签约。目前,洼里工业园内企业年总产值达到1.6亿元,利税0万元,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工业园的建设也为促进村民增收提供了平台,1余名村民进入工业园务工,实现了“家门口打工”的愿望。

村民在家门口打工

三、“支部+互联网”,培育网上增收新平台。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迅猛发展,“互联网+”逐步向农村延伸。洼里村的鸽子蛋、豆腐皮等特色农产品历史悠久、优质丰富,但营销方法落后、销售渠道单一。为了让特产“走出肥城、销往全国”,*总支决定搭上电子商务“顺风车”,以“网上销售”打破贸易空间壁垒,走出一条具有“洼里模式”的特色电子商务发展道路。

上网销售的农产品

工作中,坚持“把*员干部培养成电商骨干”的思路,利用智慧*务学习电商知识,使*员干部率先掌握电商销售流程,并深入合作社开展宣传和培训,逐步形成了“支部为主导、*员为主体、农户为基础”的运行机制。经过不断探索,全村共开办淘宝网店4个,培养电商骨干6名,培育电商从业人员28人,12种特色产品实现了“网上销售”。

四、“支部+服务队”,提升服务发展新水平。推动支部服务立体化、精准化、专业化是促进集体增收和群众致富的重中之重。洼里村*总支围绕服务生产和服务民生两条主线,成立了*员志愿服务队,创新开展*员志愿服务活动。在农忙时期,支部抽调懂技术、会管理的*员干部组成了农机维修、机井灌溉等志愿服务队,为合作社、种植基地提供服务。以园区*支部为主导,牵头成立了园区物业管理公司和资产运营公司,抽调支部成员专职管理,为企业提供联系职工、化解矛盾、组织培训等服务,帮助企业破解发展中的难题,解除企业后顾之忧。

组织*员开展“1+2”活动,即每名*员联系1户贫困家庭、1名在外能人。坚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思想,努力帮助贫困户找门路、上项目,增强贫困户自力更生的信心和能力。主动与在外能人结对子,与他们多联系、勤沟通,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鼓励有志青年回乡创业,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安庄镇

编辑:肥城远教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