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0日,伦敦帝国皇家学院和世界卫生组织领导的一项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人数在过去四十年中上升了十倍,中低收入国家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增长十分迅速。如今全球儿童青少年肥胖人数达1.24亿。年监测数据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8.4%,与年相比,增加了1.9个百分点,肥胖率3.1%,与年相比增加了0.4个百分点。肥胖已成为21世纪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它与艾滋病、吸*和酗酒共同组成了新的四大社会医学难题。
肥胖发生主要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迄今,已发现余种基因位点与肥胖、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以及代谢综合症发生相关。但单纯由于遗传所导致的肥胖仅占肥胖发生的5%,多数肥胖的发生是由于环境因素引起的,是可控的。影响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的主要环境因素有以下几点:
一、宫内环境
宫内营养和发育不良、出生时小于胎龄的儿童,容易发生儿童期或成年期肥胖;宫内营养过剩、出生时大于胎龄或巨大儿也容易发生儿童期或成年期肥胖。
二、出生后环境
生活方式、个人行为模式等是导致超重和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喂养方式和饮食习惯
婴儿期摄入过多蛋白质可能会增加未来发生肥胖的风险;高脂肪高能量食物摄入过多;膳食过于精细,碳酸饮料,油炸食品摄入过多,进食过快,暴饮暴食。
2体力活动减少
现代社会,电子产业迅速发展,许多儿童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电视剧等,观看电子产品时间过长,而户外体力活动时间减少。有数据表明,每天看1小时电视的儿童,其肥胖发生率增加2%。
3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减少,进食量多,体育活动少;睡眠不足影响瘦素、糖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激素的分泌到致肥胖。
4家庭社会因素
父母肥胖是儿童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有研究表明若父母双方均为肥胖者,则子代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为80%,若父母一方肥胖子代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为40%,若父母双方均不肥胖则子代发生肥胖的可能性仅为7%。
5血清维生素D水平
血清25-(OH)D3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初期可逆的分子活动,影响脂肪细胞分化,从而影响脂肪形成,并且瘦素水平与血清25-(OH)D3呈正相关。
6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
BPA通过对脂肪细胞内分泌的调控,增加脂肪细胞数量并促进脂质积聚,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最终导致脂肪分解障碍,脂质聚集增加。
除此之外,疾病和药物、收入和教育水平、社会文化和传统意识形态也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发生肥胖的影响因素。
毕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助理研究员
下期内容:儿童肥胖的预防
。。。。。。。。。。。。。。敬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