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山东故事,年味在岳父家过年 [复制链接]

1#

在岳父家过年

我结婚时母亲已去世多年,结婚后一年多,父亲也去世了。父亲去世后,因为离老家远,妻子也不太适应我老家的习俗,春节时,我不打算回家过年了,准备和妻子两个人在矿上过。

离过春节还有十多天,妻子对我说,岳父岳母要我们到他们家过年。我有些犹豫,因为在我们老家,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过了二十三,不登娘家门,过了二十三,不见娘家灯”。意思是说,过了腊月二十三,出嫁的女子就不能再回娘家了,到了晚上,娘家的灯也不能看到。如果过了腊月二十三,出嫁的女子还回娘家,会给娘家带来晦气,爹娘不会说什么,但是嫂子、兄弟媳妇是不乐意的。

我虽然不清楚肥城当地是否有这样的风俗,但是,我心里还是有些顾忌的,犹犹豫豫的。

第二天,内弟就打来“过春节来一块过吧,你们两个在那里冷冷清清的也没有意思,年除夕上午我去接你们,不要顾忌这顾忌那的”。

年除夕上午,内弟开车来接我们。我和妻子带着礼品,坐着内弟的车,来到了岳父家。

岳父岳母已经在门口等候,岳母用她那特有的大嗓门喊着:“张,别想着想那的,到这里过年和家里一样”。岳父也不是平日里的邪脾气,一脸笑容,低声说:“来了”。

中午,我和内兄贴对联。下午。我褫鱼、摘菜、洗蘑菇打下手,内兄炒菜,内弟凉拌,岳母、妻子、嫂子、弟媳包饺子,要包一天的饺子。肥城风俗,正月初一吃一天的饺子。一家人忙忙碌碌、热热闹闹。

开始吃晚饭了,鸡、鱼、排骨、大虾、元宝虾、乌贼、鱿鱼、丸子……再加上青菜,凉拌热炒、蒸炖烩熘,二十几个菜,摆了满满的一大八仙桌子,内弟还不时抽空去炒菜。

岳父坐一会儿,喝了几杯酒,就到一边看电视了,内兄内弟一个劲的劝我喝酒,时间不长,我喝的也有些晕晕乎乎了。

我们一边喝酒,一边看春节晚会,十二点到了,放鞭吃饺子。

吃完饺子,内兄非得要打扑克。于是,我们四个人打升级,打到四五点钟,迷糊一会儿,他们就出去拜年了,我则躺在床上睡觉了。

在我的老家,以前过年年除夕晚上就是包水饺,包完了水饺就睡觉,不吃年夜饭,只是初一的早上早早起来,下水饺、放鞭。

睡醒后,我就和妻子带着侄子们逛商店去了。

年初二,是女婿拜年的日子,我是自然呆在岳父家。过了年初二,岳父岳母、内兄内弟还是不让我们走,让我们帮着候客。

过了年,在岳父家呆好几天,我才和妻子回家。正月十五,肥城风俗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刷锅,我和妻子又被内弟接回去,在岳父家过十五。

肥城过十五也比较隆重,和过年差不多,晚上,也是满桌子的菜。大门前挂上大红的灯笼,天一黑,就开始上灯,窗台、门后、灶台、桌子上,都点上蜡烛,蜡烛有大有小,大蜡烛、小蜡烛成双成对。蜡烛的火苗在风中摇曳。

大人拿起蜡烛,给孩子照耳朵,说正月十五的蜡烛照了耳朵,耳朵更好使。

市区里开始放烟花,吃完饭,我们就去看烟花、看彩灯。

我有近十年,春节都是在岳父家过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