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个地方能治好白癜风 http://www.znlvye.com/ 中国山东网9月5日讯(通讯员宋杰李胜男)米黄色的果皮上透着片片粉红,用小刀切开一块,汁水像蜜一般渗出。“这里的佛桃真是甜,味道在嘴巴里回味很久!”9月5日,一大早从从山东济南驱车到肥城市仪阳街道刘台村佛桃种植基地买桃的陈先生说,就是想趁早买个新鲜,随后,他一次性购买了70箱佛桃。
“每年9月初,佛桃新鲜上市,我们这个园子一天能卖出三、四百箱。”刘台村党支部书记刘学军说,“今年,佛桃的平均含糖量达到15%以上,品质上乘”。在新城街道、仪阳街道、桃园镇等各个肥城桃主产区,每天都有上千名游客慕名前来品尝佛桃。
据介绍,肥城桃又称佛桃、寿桃,因个大、味儿美、营养丰富,被誉为“群桃之冠”“天上蟠桃,人间肥桃”,迄今已有多年栽培历史,自明朝起即为皇室贡品。年,肥城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佛桃之乡”。
佛桃飘香飨众人。肥城市委书记常绪扩说:“桃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我们强化佛桃品牌保护和市场监管,让‘好桃卖好价、孬桃没市场’,持续提升传统佛桃美誉度。”
9月3日,一场佛桃优质园评选赛在肥城举行,不同于往年让种植户选桃“打擂台”的方式,今年,肥城评比的是整片种植园——在种植规模、品种上拉起“硬杠杠”,从数十家种植园中严格筛选出15家符合要求的种植园,由省市专家教授到园中选样品,综合评比、优中选优。
“这样的评选对种植户的整体种植质量要求更为严格,借此带动、引导种植户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增加效益。”肥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傅强说,近年来,肥城市按照“无空档、无杂树、无粮田、无乱建”的标准要求,集中连片、规模发展肥城桃,实现了园相整齐、规模壮观、优质高效。在此基础上,专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推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市规模流转呈不断上升趋势。
山东正大果业公司在桃园镇东里村流转土地亩,打造田园综合体项目;肥城特钢集团在桃园镇西里村流转土地亩,打造肥桃精品园;山东康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桃园镇东里村流转土地亩,打造肥桃科技示范园。目前,全市10亩以上规模种植户达到家。
今年以来,肥城市成功创建以肥城桃为主导产业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主产区均纳入其中。一个“提升品质、擦亮品牌、产业融合”,让佛桃飘香、绿树成荫、安居乐业的世上桃源跃然眼前。
佛桃能拥有这样的优良品质,离不开肥城在“培优”技术上下的功夫。“我们把《绿色肥城桃生产技术手册》发放给全市桃农,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化生产流程,像禁止使用纯氮素肥料和高毒、高残留农药这种细则,都有严格要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举办技术培训班,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转化。”肥城桃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赵德三说。
为解决一家一户难以推行标准化的突出问题,肥城市在新城、桃园、仪阳三个佛桃主产区成立了3个佛桃标准化生产联盟,推行“统一社会化服务、统一投入品供应、统一包装标识、统一质量溯源、统一文化培育”五统一标准化管理模式。目前加盟会员77户,已组织成了专业机械服务队1个、专业套袋技术服务队1个、专业修剪技术服务队1个,千方百计生产优质肥桃,维护提升声誉。
9月5日,由国内知名专家共同组成的“肥城桃产业技术专家指导组”正式成立,为佛桃品质进一步提升再添实力。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北京市林果研究院研究员姜全说:“近年来,佛桃在保持风味、提高质量上的努力很多,成效显著,我们专家组会利用专业技术,进一步发挥科技在推进肥城桃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为让佛桃的“香气”飘得更远,肥城的政策支持不遗余力。当地政府设立了肥城桃产业发展基金,每年市财政划拨万元,专项用于肥城桃产业发展。今年又成立了1亿元的肥城桃产业发展助力基金,为产区生产主体提供服务。新城、仪阳、桃园各镇街也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落实专项资金用于肥城桃培优发展。该市还从规范销售入手,推广适期采摘,倡导不卖“特大桃、青桃、冷冻桃、冒牌桃”,对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佛桃,一律禁止使用肥城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绿色食品标志。
据统计,目前肥城桃种植面积10万亩,年总产量突破20万吨,年产值10亿元。年,肥城桃品牌价值达到17.35亿元,并带动了电子商务、桃木工艺、生态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年总产值突破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