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约公元前—约公元前)汉族,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东周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左丘明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曾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相比比左氏《春秋》经文多出11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左传》既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
《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于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评论。《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左传》中为人常知的经典句子: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公·僖公十四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左传·成公·成公四年》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僖公十年》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庄公十年》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止戈为武。——《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____《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兼弱攻昧,武之善经也。____《左传·宣公·宣公十二年》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襄公·襄公三十一年》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评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