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4月10日讯初桃丽新采,照地吐其芳。又是人间四月天,在山东泰山西麓的肥城市,不仅有芳菲尽的四月天,更有驰名中外的肥城桃。本期山东经济广播《品牌故事》特别专栏《山东商标品牌之光》将带你走进肥城,一起通过“肥城桃”这张城市名片,上一堂带“甜味儿”的商标品牌课!
林楠采访泰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员张树昌
泰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调研员张树昌表示,如何把商标转化成品牌,让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能首先想到这个商标,这很关键。但是,怎样把商标运用好是个战略问题。企业做好注册和保护,实际上也是被市场竞争逼出来的。在泰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张树昌调研员的叙述中,我们感受到了商标战略的重要性。
肥城桃子
清朝光绪年间《肥城乡土志》赞到“东西洋诸国,亦莫不知有肥桃也”。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在其《忆青岛》中赞美肥城桃“皮薄汁流,海内无其匹”。改革开放以来,肥城桃的生产、开发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亲临肥城视察指导肥城桃种植并为之题词。年,国家计委、农牧渔业部将肥城市列为全国第一批名优农产品(肥城桃)基地。但是,此后的肥城桃却遭遇了发展的低谷,原因是什么呢?刘家台村书记刘学军说,“那个时候,因为桃农没有品牌意识,谁也不知道品牌能带来什么效益,仅仅是约定俗成把这里的桃叫‘肥城桃’。但是,这里并没有让客人、用户、消费者感受到品牌效应,而且当时桃子的质量、品质也是良莠不齐。当大家没有了品牌意识,对质量的要求也就各有各的做法、放任自流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年,那时泰安市工商局果断加强了与农业口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大力指导、帮助相关主体,解决他们在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商标保护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刘家台村书记刘学军说,通过成立合作社,特别是有了肥城桃的地理标志商标,提高了人们对品牌的认识,也带动了村民、桃农对品质以及扩大影响的要求。目前我们还对肥城桃进行了追溯体系的构建,使肥城桃从管理、销售到包装、运输都有一个整体的管理,从而形成了由肥城桃地理标志带动一系列发展的过程。
刘家台村书记刘学军接受林楠采访
在这个过程里,肥城桃地标品牌的提升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针对肥城桃生产出现的问题,肥城市委市政府就曾审时度势及时召开会议,组建起肥城桃发展领导小组,成立了肥城桃产业管理办公室,出台了多项鼓励和扶持政策,建立起肥城桃发展基金,市财政每年拿出万元用于扶持奖励肥城桃的发展。为提高品质,政府还制定了十几项国家、行业及地方质量标准,划分了肥城桃的种植保护区,像抓工业产品一样,制定了肥城桃提质增效工程战略,强化了品牌建设,突出抓好品牌宣传和管理提升!肥城桃地标成为了泰安市最早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过商标持有人——山东省肥城桃开发总公司多年的使用、管理和保护,逐步成为知名品牌。肥城桃地理标志的成功注册及良好的运作,给泰安市农业产业带来了勃勃生机,对此最有话语权的莫过于受益的农民了。
如今,泰安肥城已经建成标准化示范园个,肥城桃产地批发市3处,肥城桃加工运销龙头企业发展到35家,产销合作组织50家,涉及农户户,带动就业10万人。“肥城”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会员以每年30%递增,年销售收入达到了6亿元。
肥城桃不仅是山东的、更是全国的名优水果,以个头硕大、果肉细嫩、汁多甜浓、气味芳香、营养丰富而扬名四海,被誉为“群桃之冠”。那么,什么才是正宗的肥城桃呢?
肥城桃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乔善晶表示,肥城桃,地理标志的使用有一定的质量标准,肥城桃有大型、中型、小型的,大型果像传统的佛桃,个头在八两以上,直径是九十毫米以上,含糖量一般在14%以上。不仅需要个儿大、含糖量高,成熟度在九成熟以上,而且需要外观洁净,无病虫、无伤疤、碰压伤,农药残毒更是必须符合无公害国家质量标准要求。只有具备了这些质量标准,才能使用肥城桃的地理标志,打上“肥城桃”的品牌。
肥城桃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乔善晶向林楠展示产品包装
肥城桃品牌是肥城的无形资产和重要的知识产权,全力维护肥城桃名优声誉,是保护品牌的重中之重。肥城桃地标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照管理好、保护好、运用好的要求。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执行落实好商标法、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健全了一系列的地标管理制度,保障了我们肥城桃地标品牌的使用顺利实施。二是规范了商标的使用:严格按照程序严把质量标准,严格纪律认证,严格商标的标识发放规范。尤其是推行了地理标志商家+企业自主商标,子母品牌相互匹配,共同使用。
什么是子母品牌?举个例子,假如你自己注册“某某”牌自主商标,在此基础上再加上肥城桃地理标志这个大品牌,子母品牌包装上有合作社的自主商标,还有肥城桃地理标志的商标和品牌背书,这就叫子母品牌模式。在包装上还有合作社的名称、电话,由此消费者能够通过包装,清晰地追溯到桃是谁种植生产的,质量的好坏就立刻体现出来了。
商标大事记
商标展示
在肥城桃地理标志品牌使用程序上严格许可认证,规范标识发放,认真履行《品牌使用许可协议》,不断强化建档管理,有力维护区域公用品牌公平公正性和严肃性。80%的外销优质肥城桃落实了“四统一”,即统一采收期,统一质量标准,统一专用包装,统一商标标识。刘家台村书记刘学军说:“我们这个村很特殊,因为村民靠桃把生活改善了,所以他们会对桃子有更多的思考,种桃种出了匠心精神,可以用“专注、专业、专心”,来形容他们。我们这个村的桃发展得这么好,品质在肥城也屈指可数,正是因为我们村民对养桃的那种专心,胜于其他的行业。”种植肥城桃的农民和合作社越来越多,会员管理显得尤为关键。当地实行肥城桃地理标志使用会员准入制度,在品牌的使用指导方面做好工作。
目前,使用会员以每年30%递增,如今已达到多户。产地和产品虽然规范了,但市场的情况却复杂得多,强化市场监管成为了保护品牌的重要屏障。每年肥城桃采收期间,市场监督执法人员都深入生产园区和销售市场,开展地理标志商标品牌法规咨询服务,做好商标维权专项检查,对假冒伪劣及商标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查处,有力地规范了肥城桃生产经营秩序。
近年来,随着电商的蓬勃发展,一些新型的假冒肥城桃的案例也层出不穷。刘家台村书记刘学军说,“肥城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后被侵权的情况比较多,其中一个案例是有一家加工桃脯的企业,侵犯了我们的商标权。他们加工的桃脯产品上写的是“肥城桃脯”,而我们在注册的时候是“肥城桃”。他们认为这样不侵权,我们后来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先后多次到该企业交涉,声明这样会被认定为侵权。泰安局在这个过程里帮助整理了诸多材料,“肥城桃”因此被认定为驰名商标,这就加大了对我们的保护。一些延伸产品、精细产品也不能再随便运用“肥城桃”的名称了。市场监管部门一直把肥城桃地标的宣传和保护作为工作重点,在“3.15”期间也重点加强“肥城桃”品牌宣导。到了肥城桃成熟的季节,市场监管部门会组织专门的人员,进行商标侵权专项整治工作,组织人员到肥桃集中产区进行宣传、查处。
如何规范使用“肥城桃”地标呢?需要提前在肥城桃收获之前就到肥城桃开发总公司办理申请,对产品质量进行认定以后,才能获发许可证,签订许可合同,最终被允许使用该地标,同时授权指定的印刷企业对包装进行印刷。
为了保护“肥城桃”商标,商标持有人还注册了域名,建立独立的主页,每年还以桃花节、肥桃会等为主题的形式,举办肥桃及相关系列产品招商订货会和宣传活动,通过一系列品牌化运营,把肥城桃的影响力越做越大,更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旅游、桃木雕刻制品等,精准扶贫的作用凸显,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样板之一。
在精准的商标战略指引下,肥城桃地理标志商标不断拓展运用,相关产业链不断延伸,推动了产业化,继而影响肥城乃至泰安的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旅游餐饮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也由此得到优化与调整,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泰安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这个过程里,也有新的问题出现。
肥城桃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短板、一些旧动能。肥城桃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乔善晶建议,针对肥城桃产业存在的短板和旧动能问题,下一步将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补短板、提效益上,全面提升肥城桃区域化、标准化、良种化和品牌化、产业化、组织化,以强化质量管理为重点,向现代高效农业品牌高端化迈进,再创肥城桃的历史新辉煌!
对于肥城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刘家台村书记刘学军也表示,质量是第一要素,让品牌带动质量,用标准来维护品牌。挖掘新品种,学习新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品质,跟上时代的步伐,以求保证收入可以逐年提高。
肥城桃已经发展为肥城市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肥城市先后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肥城桃之乡”、“全国经济林产品示范县”。年肥城桃品牌价值达到17.35亿元人民币,肥城桃已成为宣传和推介肥城乃至泰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张金色名片、一块金字招牌。特色品牌的打造,使肥城桃由土特产变成知名区域公用品牌和优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肥城桃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提升了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促进了桃农增收,富民兴农。
目前,肥城市肥城桃年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年利税2亿元,桃农人均年收入达到元。建成肥城桃标准化示范园个,产地批发市场3处,规模龙头企业发展到了15家,产销合作组织家,涉及农户户,带动就业10万人,涌现出一大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及产销合作组织。肥城桃已通过线上线下远销全国各地,其中电子商务线上销售已占全部销售量的50%,销售价格以20%逐年提高,肥城桃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一业活、百业兴”的大好局面正在逐步显现。
《品牌故事》
年1月开播
-山东广播优秀栏目
年“中国最具品牌价值广播节目”
品牌中国产业联盟山东唯一战略合作广播栏目
欢迎锁定山东经济广播
每周一至周五早上9:00—9:30
“闪电新闻”客户端
“51听”客户端
“鲸彩”手机客户端
齐鲁网听广播
喜马拉雅FM、蜻蜓FM
全球同步直播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