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煤矿企业创新转型肥城这家企业在全国焊丝 [复制链接]

1#

记者郭健

在肥城市,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技术精湛,研发的高强度焊丝系列产品成功替代进口产品,有力支撑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他们就是肥城市石横镇的山东索力得焊材有限公司——高强焊丝创新团队。

年之前,山东索力得只是传统煤矿采集企业,随着地下煤炭能源逐渐枯竭,很多同业公司纷纷破产倒闭,下岗职工只能外出打工自谋生路。企业多职工面临失业难题,企业被迫寻找转型新出路。

年,公司基于改制前煤炭采集企业的背景和优势,以煤炭机械行业为切入点,将企业发展的方向定位在当时的新兴产业——焊接材料。

年,由德国引进的进口焊接材料生产线正式投产。面对陌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技术人员匮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头号难题,企业短时间内无法推出拳头产品,一年七八千吨的产量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微乎其微。

年企业改制后,成立山东索力得焊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在消化吸收进口设备技术的同时自主研发了高强焊接材料生产设备,成为山东省首家高强度焊接材料生产企业,实现了企业的二次创业与科技化转型。

面对陌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技术人员极度匮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头号难题。为了抓住来之不易的新生机,实现从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到科技型企业的转变,公司决定以总工程师关常勇为带头人,企业党员和技术骨干为成员,组建高强焊材创新团队。

“从事一项事业,单枪匹马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公司总工程师关常勇说,过去的索力得焊材公司规模小、设备落后、管理和维修人员数量少、技术素质低,由于经营不善,公司长期处于亏损阶段。随着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及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技术交流,关常勇意识到,不做大做强,就很难实现长久发展,而坚持用科技提升实力,靠创新引领发展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

年,德国焊接材料专家应邀来企业指导工作。为抓住这来之不易学习机会,团队全员突击学习外语,以便可以更好地与专家进行沟通交流。

关常勇介绍,专家到来后,团队成员们争先恐后地请教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每天从早上6点忙到晚上9点。专家休息后,他们还要在办公室继续整理工作资料到凌晨1点才能休息,两周的时间里天天如此。

在全体成员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公司的无镀铜焊丝和超高强度焊丝生产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为公司成功建设无镀铜焊丝引智示范基地立下汗马功劳。索力得高强度无镀铜焊丝投入市场后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年销售收入万元。

目前,索力得建有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3个省级研发平台及5个市级研发平台,并建有配套完善的实验室,研发人员达65人,所研发的二十多种高端焊丝产品均通过山东省科技厅和省经信委科技项目鉴定,多项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高强度焊丝系列产品成功替代进口产品,有力支撑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公司拥有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并参与制定9项国家标准,被山东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焊材产业科技创新战略示范联盟,被山东省政府认定为省级企业实训基地,“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

随着创新团队的不断成长壮大,企业研发实力得到快速提升,索力得也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并进入泰安市领军企业50强,年产能超30万吨,产品被评为山东优质品牌、山东知名品牌,纳入好品山东系列。年,企业销售额超20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7%,在全国焊丝行业位居第二名。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