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展恩华
金朝有个文学大家叫元好问(年8月10日-年10月12日),就是写出“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那位。他从山西来到山东,从东阿到平阴,从平阴到泰安,从泰安又到济南。登泰山、游灵岩,住寺庙、会僧友,赋诗作文,好不快活!他把这次经历写在《东游记略》里。
他在《东游记略》里写到了平阴的名寺——龙泉寺:“龙泉寺在平阴东南四十里,齐天统中建。寺有石刻。……佛象古雅,皆数百年物。上方大佛与龙泉观音,非晚唐人不能造也。此行游泰山者五日,灵岩、龙泉皆一宿而去,得诗几十首云。”
在这几十首诗中,有四首是写龙泉寺的。
一
悬麻白雨映层崖,
过尽行云晚照开。
可是登临动高兴,
马头新自太行来。
二
泉石烟霞自一家,
残僧随分了生涯。
鸡鸣山下题诗客,
曾到灵岩不用夸。
三
河边羖历尚能飞,
无角无麟自一齐。
甲子纷纷更儿戏,
壁间休笑阜昌题。
(原注:寺北齐时建。又多刘豫阜昌中石刻并题名。)
四
绕渠寒溜夜潺潺,
说有蛟龙在石间。
可惜九天霖雨手,
一泓泉水伴僧闲。
(选自《遗山集》卷十二)
关于龙泉寺,《平阴县志》上的记载非常简略:龙泉寺,在县东南四十里。《齐乘》云:“齐天统中建”,今不知其处。
地方志《齐乘》云:“齐天统中建……佛像古雅,皆数百年物。上方大佛与龙泉观音,非晚唐人不能造。”
龙泉寺到底在哪里?清光绪十七年()《肥城县志》载:“望鲁山在城南五十八里,长亘五里许,登绝顶可望兖州,故名。山南隶泰安,山北隶肥城,中为秦王峪。北有龙泉寺故址,寺东南水流汩汩,冬夏不涸,即龙泉也。”
从记载看出,龙泉寺在今肥城市望鲁山上。而望鲁山则位于安驾庄镇驻地北4公里处。这里离笔者老家只有十多里路。此山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5公里,主峰海拔.3米。山的北面有龙泉,泉边有龙泉寺。寺的南面有一狼窝洞,口小腹大,侧身方可入内,洞可容十余人。在洞尽处,有一天门,上通顶峰。山顶建有“望鲁庵”,残基尚存。寺南有一土堆,直径为50米,高10米余,为“望鲁坟”。相传春秋时鲁王之女嫁与齐。后因齐鲁相争,其女不得归,怀念亲人时,只可登山顶遥望故国,死后葬此,故名望鲁山。
元好问为何不言龙泉寺位于肥城南多少里,而言平阴东南四十里?原因很简单,肥城县是元朝设立的,肥城县的大部分土地又是从平阴割出去的。简言之,当时的望鲁山龙泉寺归属平阴。故,笔者称龙泉寺是平阴历史上的一大名寺,绝非妄言。
元氏说:“寺北齐时建。又多刘豫阜昌中石刻并题名。”
南北朝时的东魏权臣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专魏政,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其弟高洋袭位,其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于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今河南安阳北),史称北齐。
“河边羖历尚能飞,无角无麟自一齐。”北齐是一个连猪羊都能飞的时代,只要你狠,就可以当个皇帝。北齐短短28年的时间,高洋、高湛和高纬三位皇帝做尽荒唐之事,叔侄之间,兄弟之间阴谋篡位,互相残杀,家族乱伦,残杀大臣,称其为“禽兽家族”也不为过。所以,这样的荒唐王朝必然不能长久存在。所幸在同一时期的北周出现了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北周武帝宇文邕,终结了这个奇葩王朝。
诗中提到的刘豫(年-年),字彦游,出生于永静军阜城(今河北永静县)。公元年(宋建炎四年、金天会八年)金朝立叛宋降金的济南知府刘豫为大齐皇帝,并下诏规定以天会八年十一月十三日后改元阜昌。像刘豫这样的无德无能的大汉奸,找了金人作主子,也能闹个儿皇帝当当。不仅如此,他还想永垂不朽,刻石留名。“甲子纷纷更儿戏,壁间休笑阜昌题。”试想,这人世间的事情多么可笑!从高氏北齐到金朝已有多年的历史,从这个时间阶段,我们可以看到龙泉寺的地位与兴盛非一般寺院所能比。
而从《齐乘》所载“佛像古雅,皆数百年物。上方大佛与龙泉观音,非晚唐人不能造”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望鲁山的确是一处好去处。这里青山郁郁、泉水淙淙,寺中佛像高古,文物荟萃,高僧云集,香火鼎盛,文人雅士多有光临,真真不愧为平阴史上的一座名寺。
只可惜,佛法无边却保不住自己的金身,更保不住自己的家园。历史的一座名寺,几无觅处,岂不悲哉!然,金朝文学一哥元好问光临于此,并留下诗作,又实在是一幸事。(图片来自网络)
(右一为本文作者)
作者简介:展恩华,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散文集《精神家园的守望》、《草庐漫话》、《生命的圣宴》;诗集《平阴吟赞》;长篇报告文学《大地为鉴》《羌山见证》《铸梦》;报告文学集《叩问大地》;长篇小说《梅庄旧事》等多部著作。长篇小说《梅庄旧事》荣获济南市第八届“文艺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大地为鉴》(合著)山东省第九届“文艺精品工程”奖。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