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治愈的吗 https://m.39.net/disease/a_5602607.html 走进急诊科,紧张、快节奏、医护人员步履匆匆,新冠肺炎让本就忙碌的急诊科变得更加繁忙,风险再度提升。自疫情发生以来,医院急诊科50余名医务人员,医院的决策和部署,全身心、高集中,坚持防疫、诊疗两手抓,以勇气、智慧和担当,冲锋在战“疫”前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使命与担当!
“疫”无反顾,
医院的“第一道防线”
医院防疫的重要关卡,预检分诊更是急诊科的第一道防线,“守好第一道门”,急诊预检分诊功不可没。“请出示您的健康码、行程码”……测量体温、询问病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具体情况分流到相关科室,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以最大程度杜绝交叉感染。由于戴着口罩说话怕病人听不清,只能提高音量,下班时常常声音嘶哑,嗓子像冒烟一样疼,他们深知这是筑成防疫关卡的牢固基石,从未有过丝毫怨言,为做好“侦察兵”工作,坚持24小时不停歇,确保不漏一人,为医院以及全市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疫”路前行,
做护佑生命的“急先锋”
受疫情影响,急诊量成倍激增,每天都是全时高峰状态。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来说,一分一秒都耽误不得,面对庞大的就医需求,急诊科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实现“疫情防控和救急救命”两手抓的功能。
3月29日,一位62岁男性患者,阵发性胸闷6小时,伴晕厥10分钟,急呼来诊,经接诊医师问诊、心电图等检查后,初步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建议药物溶栓。医院胸痛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吸氧、卧床、心电监护----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同时,急诊护士团队也早已做好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等准备工作,在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确认后,立即给予(肝素u)静脉推注抗凝(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50mg)静脉溶栓,仅19分钟后,溶栓结束!半小时后复查心电图,提示闭塞血管再通,患者胸痛缓解,各项检验也告完成,即刻收住急诊科病房继续治疗。随后24小时内给予冠脉造影示三支病变,此次“罪犯”血管为前降支近中段弥漫性钙化病变,最重处狭窄85-95%,放入两枚支架狭窄处病变消失,远端血流TIMI3级,目前已好转出院。
“我们是‘先开枪,后瞄准’,只有先保证病人活着,才有希望。”急诊科主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刘光锋说道,在没有48小时内核酸报告的急症病人时,会先采用三级防护收治患者,同时加急安排核酸检测,期间不间断进行急诊消杀,确保救治正常运行。
“疫”起携手,
不惧辛劳共克时艰
每日除正常接诊病人工作外,急诊科还负责隔离点医疗保障物资、核酸采样标本、各地境外返肥人员等转运工作。面对比平时更加忙碌、更多被感染的风险,一名负责转运的护士说:“医院已多次组织院感知识培训,防护流程与措施早已熟记于心,为避免交叉感染,每趟任务完成后,我们还会对救护车和急救设备等进行终末消毒处理。无论白天深夜,只要患者需要,保证即刻出发”!
随着病人的增多、危重病人的特护,急诊科的人力、物力都捉襟见肘,调班、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张文鹏的母亲意外骨折,第二天就要进行手术,医院的集结指令时,毅然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成为支援威海核酸检测队伍的一员!3月以来,肥城疫情加剧,科室内抽调多名医护支援核酸采样点工作后,人手更加紧张,大家均是高强度满负荷运转,但强大的科室战斗力、凝聚力,使得即便如此,大家还是主动报名,积极请战,用自己的坚守,还千家万户安宁!
“疫”起学习,提高抗疫战斗力
“疫情期间,接诊的每个病人都可能是潜在的传染源,急诊人承担的压力真的很大。”刘光锋说,提起这些年轻医护人员,作为“家长”的他也禁不住红了眼圈。每天的他会陪着他们加班,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非常时期,来急诊的患者更加需要关心呵护,作为护士长,张晓莉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尽心尽力救治病患的同时,多关心、多交流、多沟通,让病人心中有数,家属心中有底。”急诊医护人员最大限度做到快查、快筛,尽量减少病人的等待。为安抚病人焦虑情绪,他们与病人面对面一遍遍交待检查结果、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在医院职能科室的指导下,急诊科更是变压力为动力,连夜研读文件、查指南、搜资料、梳理流程,并随时更新培训内容,做到人人熟悉接诊流程,全员掌握防控知识,确保关键时刻临阵不乱、沉着应对,合理、有序、安全地分流患者,披荆斩棘筑起一道生命的防线。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守望相助的真情;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凝聚同舟共济的力量。这抹战“疫”路上的“急诊绿”,并非钢铁之躯,却能忙中有序、从容应对。为切实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向“疫”而行、向“战”而生,用医者的大爱无疆守护了人民的生命健康!
团
队
护一国人渡一众人
(供稿:医院胡慧娟)
原标题:《那抹“急诊绿”,是“战疫”前线最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