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白癜风湖南省将大力发展第五能源
【中压新闻】湖南省将大力发展第五能源
昔日烟雾弥漫的湘钢厂区,如今清清朗朗,冶炼中产生的煤气全部被回收利用,一年少耗煤10万吨、重油2.27万吨。
湘北农村,一位农妇扭动开关,沼气灶冒出了蓝色的火焰。用沼气替代煤,一个灶一年可省煤1300多公斤。
长沙一家商场负责人说,现在节能家电走俏。他算了一笔账,1户1天节电1千瓦时,100万户就省出了一个中型火电厂……
近日随省会新闻采访团,辗转于长沙、衡阳、湘潭、娄底、岳阳等地,看到了一幅幅喜人图景。
三湘大地,节约能源成为了许多人的自觉行动。节能,开始成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之后的新“能源”,被称为“第五能源”。
一个紧迫的问题
历史长河中,人类文明之车不断前行,从篝火到油灯到电灯,从洞穴到平房到高楼,从马车到汽车再到飞机……
进入20世纪,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四大能源,推动人类文明飞跃到了一个新高度。同时这100年,人类所消耗的能源,相当于过去几千年的总和。
蓦然回首,人们发现,能源并非取之不尽,过度开发造成能源资源加速衰竭,带来了新的危机。于是,开发第五能源———节能,成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第五能源最早是由日本人提出的。日本是能源进口大国。他们认为,每节约一点能源,就可减少能源进口,这等于自己开发了新能源。这一观念逐渐流行,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节能作为了基本国策。
在我省,节能同样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我省没有石油资源,目前年耗油350万吨,全靠省外供给;我省天然气储量也不足,将来只能依靠“西气东输”。
煤炭支撑着我省工业耗能的半壁江山,但我省煤炭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0%。专家预测,到2010年,我省煤炭自给率将从目前的70%下降至67%,煤炭供需缺口将达2000万吨。
我省电能状况也不容乐观。到2000年底,全省发电装机容量总计1040万千瓦,年发电量达375.5亿千瓦时。电力似乎不再是“瓶颈”,一度还有点供过于求。但专家指出,这是我省人均用电量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缘故。今年夏天供电趋紧,有的地方不得不拉闸限电,就是一个警示。
大有可为的事业
节能,刻不容缓。
1991年,我省首次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降耗”。以后一年一次,坚持不懈。
堵塞跑冒滴漏,节省一度电、一滴油、一滴水,节约意识逐渐深入人心。清洁工厂、废弃物零排放、污染物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排污等于浪费……一系列新观念也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在节约降耗的基础上,我省又从1996年开始,开展“综合利用、大有可为”宣传活动,将节能与资源的综合利用、重复利用、深度利用紧密结合起来,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这次采访中,看到,华能岳阳电厂原来直接排放洞庭湖的粉煤灰,如今开展综合利用,实现产业化了。各种粉煤灰产品用到了洞庭湖大桥、五强溪水电站、洪湖长江大堤、京珠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上,年均创效500万元以上。
节能的手段、方式,也由过去堵跑冒滴漏、小改小革,发展到主要依靠先进技术和先进装备,大批节约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化工行业的节能压缩机、建材行业的用工业废渣生产水泥、冶金行业的连铸连轧、机械行业的锅炉分层燃烧……一些企业因此起死回生,一些企业因此扭亏为盈,一些企业因此更大更强。华菱集团先后投入21亿元搞技改,淘汰高耗能的落后设备,吨钢综合能耗稳步下降,年均节能创效近3亿元。其中,涟钢挑战节能极限,向负能炼钢大步迈进,创造了近乎永动机般的神话。
省经贸委副主任吴志雄向提供了一组激动人心的数据。“九五”期间,全省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5%以上,万元工业产值能耗年均下降9.18%,5年累计节约能源1015万吨标准煤,相应减少排放二氧化硫15万吨,二氧化碳500万吨,废渣、粉尘200万吨,废水500万吨。全省综合利用产值5年共计突破80亿元。
冰山才露尖尖角
但是,第五能源的巨大潜力还只露出了冰山之一角。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0%左右,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倍多,是世界上产值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而我省能源利用整体水平在国内还处于相对落后地位,全省仅有30%的重点企业,其主要产品、工艺能耗指标达到或超过了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据测算,如果我国能源利用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3亿吨标准煤的消耗;如果我省工业产值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年可少用能源1450万吨标准煤,大大超过全省“九五”节能总量。如果我省工业产值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那无异于打开一座非常巨大的宝库。
打开宝库的钥匙是科技进步。一方面,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联合,组织开展重大技术协作攻关。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建设一批能源节约利用示范工程,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如煤、气代油技术,洁净煤技术,变频调速等节电技术,热电联产技术,转炉煤气回收等余热余压回收技术,多层保温窗等建筑节能技术,煤矸石发电等“三废”综合利用技术,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等等。
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发第五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工业化舰队才能乘风破浪满帆前行,实现湖南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